首页
资讯
热门
品牌
原料
采购
行情
厂商
供应
五金工具
机械五金
logo
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莫斯科遭无人机袭击,现场传出爆炸声,俄边境州24小时遭袭300次-环球即时
莫斯科遭无人机袭击,现场传出爆炸声,俄边境州24小时遭袭300次-环球即时
2023-05-31 07:57:37
来源:顶端新闻
小
大
【资料图】
据环球网报道,近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再次遭遇无人机袭击,有几座住宅楼被自杀式无人机击中,大部分无人机被击落,目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据俄罗斯国防部消息,俄方认为是乌军方派出了这些无人机对莫斯科发动“恐怖袭击”。按俄方的消息,共有8架固定翼小型无人机袭击了莫斯科,其中3架遭到电子反制系统压制后失去控制撞上了住宅楼,发生了明显的爆炸,炸毁了一层的外墙和玻璃,其他的5架在莫斯科郊外被俄军的铠甲S1防空系统击落。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再次遭遇无人机袭击除了莫斯科之外,这个月成为双方新冲突焦点的别尔哥罗德,再次遭遇秘境袭击,别尔哥罗德州州长格拉德科夫表示,该州在过去24小时内至少遭遇了300次袭击,以自杀式无人机、迫击炮和重型火炮为主,由民用住宅和基础设施因此受损,但没有人员伤亡。距离俄国家杜马通过决议批准俄安全部门击落和摧毁无人飞行器刚刚过去没几天,俄乌双方这就又杠上了,乌克兰现在已经把无人机当成了最有效的战争武器。无论是打军用设施、装甲目标、碉堡堑壕,还是搞心理战袭击民用设施和住宅楼,就突出一个体积小目标小、精准性、方便上手。克里姆林宫遭袭过去的一年,可以称得上是军事领域的“无人机元年”,乌克兰利用频繁的无人机袭击,不仅取得了一些战绩,甚至还通过频繁的边境袭击给俄罗斯造成了确确实实的国家安全心理阴影。按照一些国外观察机构的统计,过去的一年,西方向乌克兰提供了超过上千套“弹簧刀”“美洲狮”“凤凰幽灵”等便携式攻击型和侦察型无人机,但仅靠这些数量军用无人机,还不足以给俄军造成难以承受的大麻烦,主要让前线部队和莫斯科头疼的,不是这些标准化的军用产品,而是乌克兰从各种渠道大量购买的民用无人机,根据国外机构的调查,乌军手里的非军事无人机的数量,保守计算都至少有6000架以上。北约援乌无人机这种无人机第一是采购方便便宜,不涉及军用采购,不存在任何军火采购上的壁垒,只要有钱,买成千上万架都可以,只要产能跟得上,而且现买现发,不像军用品那样有交付周期。第二是上手容易,相比起军用便携式无人机要使用军工数据链、操作繁杂、多种战术功能的繁杂和冗余,这些无人机操作相对容易。第三是改装简单,拆装侦查镜头方便,便宜的型号直接拿胶带和螺丝改装成小型投弹器和自杀机,乌军已经用航拍机往坦克舱口里投弹的方式摧毁了不少俄军坦克。乌军试飞无人机第四,也就是和本次袭击相关的,军机和民用机,并不好区分,这就意味着这些东西可以绕过俄罗斯边境和各种口岸关口,以旅游或者工作的名义带入俄境内。要不然俄边境距离莫斯科近千公里的距离,乌克兰的小无人机怎么可能自己飞过去,这也就是俄方指责乌方搞恐怖袭击的立场所在,笼络或者发展俄罗斯国籍的内线人员,然后通过邮寄和人员携带等方式送入俄境内。因此可以推测,本次袭击莫斯科的无人机,大概率应该都是从俄罗斯境内发射。而对于俄罗斯来说,可能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继续发动对基辅大规模空袭之类的行动,一次性投射数十架无人机袭击基辅的市政目标和基础设施。俄发射无人机空袭基辅另外,俄军也意识到了,要加强当前国内的无人机防御部署,本次拦截,3架被电子压制系统击落,5架在郊外被铠甲S1的机炮击落,然而,这些应对手段并不是万全的,尤其是在城市的复杂地形中,用大型军用防空武器拦截存在极大的误伤可能性。而电子压制系统有可能会对城市民用通讯产生干扰,诸如反无人机激光枪等军警便携装备,仍然是最有效的手段,未来俄安全部门必然也会加强此类装备的配备,以构建更加完善的反无人机袭击防御体系,直到完全免疫乌军这种游击式的袭扰。
标签:
最近更新
莫斯科遭无人机袭击,现场传出爆炸声,俄边境州24小时遭袭300次-环球即时
热讯:旅游复苏带动酒店住宿需求提升 丽江股份旗下酒店亏损仍继续开店
百度的网址是什么呢 百度的网址是多少
威士忌什么味道(日本威士忌什么味道)
观天下!安卓13QPR3Beta3.1现已发布修复了大量Pixel手机的错误
Ross Young:苹果 iPhone 16 Pro 手机将具有 19.6:9 长宽比
外需疲弱 港上月出口跌13%逊预期|世界看热讯
降价也卖不动!杭州楼市,不淡定了!_今日报
天天讯息:小学生篮球赛场上家长群殴,官方:公安已介入
天天热头条丨全省“三夏”工作专题视频调度会召开
官方回应:大熊猫“秦华”“八仔”为棕色大熊猫“七仔”后代
澳门人才移民7月1日正式上线 两类人才无需本地雇主聘请
8区打破最早高温橙色预警发布纪录,广州今年为何热得早?
南沙岛礁突发对峙,美日舰船同时南下菲律宾,中方不可能坐视不理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买小米高端手机? 听一听华为苹果老用户怎么说
新闻排行
小吃有大艺 2022北京消费季玩转京城美食
为什么诺贝尔一定要研究硝化甘油炸药?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再次成功执行商业航天发射任务
中国气象局发布2021年度气候变化十大科学事件
去年我国完成造林360万公顷 种草改良草原306.67万公顷
地球生存2亿年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蠵龟现身福建海域
一年一度又一春 春季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国已有56项世界文化遗产 总数世界第一
“十四五”科普进口税收政策“红利”落地 哪些用品可享受?
台湾学生北京体验滑雪:“三亿人上冰雪,台湾同胞不缺席
热点
首批100个“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发布 含良渚、上山文化
在湖湘大地上探索古代中国——张春龙与里耶秦简发掘
歌声传递中国文化“代代相传”最强音
《壬寅年》特种邮票在广州首发
王毅同马尔代夫外长沙希德举行会谈
年味来袭 北京稻香村办起微缩庙会
王毅同马尔代夫外长沙希德共同会见记者
2021年迎来爆发式增长 国漫累计观看人数突破3.4亿
荣成好运角天鹅季激活冬季旅游
冬奥赛会志愿者是怎样练成的?给1.9万人设23门必修课